<h4 style="text-align: justify">以醣分子作为次单位疫苗可应用於诸多细菌感染的疾病中,例如肺炎链球菌(<em>Streptococcus pneumoniae</em>)、嗜血杆菌(<em>Haemophilus influenzae</em>)可对抗肺炎、败血症等疾病。然而,醣分子在合成上相当困难,看似相同的分子结构在同样的反应条件下,也不一定能得到同一种的产物,因此产业界、学界至今仍然未建立起合成大量醣分子的通则。近期,台北医学大学药学系副教授谢尚逸研究团队耗时四年,开创「多醣合成生物平台」以监定新型多醣合成酶、生产客制化的复杂醣分子结构,开启多醣新药研发的潜能。该研究目前已刊登於《自然通讯》(<em>Nature Communications</em>)期刊。<br />过去多醣合成法的主流方式有两种,其一是由中研院院士翁启惠研发的 「一锅式酵素合成法」,将合成醣分子所需的单醣放入反应器中,再使用酵素合成出人体细胞表面醣蛋白上所需的寡醣,首次以生物方法合成复杂的醣分子。第二种方法是由德国化学家西贝格(Peter Seeberger)开创的「固相多醣合成法」,他使用改良式胜肽合成仪,在固相环境快速合成出寡糖。而谢尚逸团队开创的「多醣合成生物平台」,则是第三种新型多醣合成方法,以酵母作为多醣合成的细胞工厂,可大幅缩短醣分子的合成时间。团队也在研究中成功合成了细菌独有的(1,3; 1,4)-β-D-葡聚醣分子结构,对於新型抗生素合成和疫苗开发具有重大意义。<br />谢尚逸在新闻稿中说明,过往的多醣合成酶大多属於膜蛋白,不容易监定它的功能。不过团队在近日使用此平台时,又发现四种全新的多醣合成酶,显示科学家可以透过此平台快速找到不同类型细菌的多醣合成酶,有望为细菌感染而造成的疾病提供新型治疗策略。此外,发现新的多醣合成酶还可以作为小分子化合物的标靶,阻断细菌细胞壁多醣的合成,并开发新型抗生素。此「多醣合成生物平台」的建置,对於量产多醣次单位疫苗而言相当重要,更为疫苗、多醣药物的开发提供了高效、低成本的解决方案。</h4><h4><br />新闻来源<br />台北医学大学(2023年9月1日)。<em>重大突破!台北医学大学研究团队发现新型多醣合成脢</em> <em>有望开发针对性的抗菌疫苗和药物</em>。台北医学大学焦点新闻, https://www.tmu.edu.tw/Front/Newsall/News_02/News.aspx?id=cEwfHvZFObg=&Sn=3511。</h4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