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RISPR,全名为「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」(clustered, regularly interspaced,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, CRISPR),是一种源自於细菌的免疫系统序列,能够记忆曾经来犯的病毒资讯,因此可以辨认并消灭相同的病毒。Cas9(CRISPR-associated protein 9)则是一种酵素,而由CRISPR与Cas9组成的系统作为CRISPR-Cas9基因编辑技术,可被用於精准地切割基因物质,进而编辑生物体内的基因,而被称为「基因剪刀」。CRISPR-Cas9基因编辑技术具有快速、精准与跨物种的特性,能够应用於生物医学的相关领域中,特别是此技术有望根治基因突变引发的疾病,因此还有「上帝的手术刀」的盛誉。 夏彭提耶(Emmanuelle Charpentier)与道纳(Jennifer Doudna)二位学者在2012年6月,首先将CRISPR-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成果发表於期刊,而後这项技术也令她们获得了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桂冠。除了夏彭提耶与道纳的跨国研究团队(以下简称道纳团队)外,美国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创立的博德研究所(Broad Institute of MIT and Harvard)的张锋团队,也在2013年10月,将CRISPR应用於哺乳类动物细胞的突破性成果发表《科学》(Science)期刊,一并拉开了美国东西两岸学术重镇对这项技术争霸战的序幕。当然,除了在学术上争夺荣耀与领先地位,二个团队之间的专利战火也不断延烧。
(123RF)
基因剪刀剪不断理还乱的专利争议
在专利战的战场上,争执核心在於双方取得CRISPR技术专利申请日的时间点。道纳团队首先在2013年3月15日提出有关CRISPR的第一个专利申请案(第13/842,859号专利申请案,下称859号案),该案主张2012年5月25日临时申请案(Provisional Patent Application, PPA)的优先权,最初的范围意欲不对该技术所适用细胞环境(cellular environment)进行限制。而张锋团队则是在2013年10月15日提出「CRISPR在哺乳类动物等『真核细胞』(eukaryotic cell)环境中编辑基因」的申请案(第14/054,414号专利申请案,下称414号案),该案主张2012年12月12日临时申请案的优先权。 在审查过程中,张锋团队申请加速审查(accelerated examination, AE)程序,所以他的申请案在2014年4月15日取得专利权。另一边道纳团队则因为申请案的程序问题以及因所请范围较广,而不断受到第三人对可专利性的挑战,於2019年4月23日才获准专利。在这期间,道纳团队於2016年向美国专利商标局(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, USPTO)的专利审理暨诉愿委员会(Patent Trial and Appeal Board, PTAB)申请专利冲突(interference)程序,主张双方的专利申请案具有相同或是实质上相同的发明范围,要求撤回张锋团队的专利权。 就专利冲突程序一役而言,在2017年2月的初步结果中,PTAB认为张锋团队的应用於真核细胞的CRISPR技术,与道纳团队的基因编辑技术属於不同的发明,因此,双方在CRISPR技术上并不重叠与冲突,所以判定张锋团队能保留其专利并拥有专利权。後续道纳团队上诉至联邦法院,联邦法院认同PTAB的裁决。 此後道纳团队再次出招,他们於2018年利用美国延续案(continuation application, CA)申请制度,提出了包含美国第15/947,680号专利申请案等14个延续案,试图针对截至当时由张锋团队掌握专利权的CRISPR在真核生物细胞环境中编辑基因的范围,取得专利权保护。据此,针对道纳团队此系列CA案与张锋团队的专利案与申请案,PTAB再次开启冲突程序(第106,115号案)以确认该关键权利范围究竟属於何者。2022年2月28日,PTAB再次将「以CRISPR在真核生物细胞环境中编辑基因」的相关权利掌控权判给了张锋团队。
道纳团队与张锋团队的专利申请案历程示意图
在此次判决中,主要争点在於究竟是哪个团队实际将「CRISPR-Cas9系统用於编辑DNA,以影响真核细胞的基因表现」的概念付诸实现(reduced to practice)?在审视证据後,PTAB认为,张锋团队在2012年10月5日已将「成功在真核细胞中使用嵌合RNA的CRISPR-Cas9系统剪辑DNA」的论文草稿投稿於期刊;而道纳团队虽有可能在2012年10月5日前已在斑马鱼胚胎中进行DNA编辑,但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该实验是成功的,因此,後者没有达到「付诸实行」的标准。除此之外,PTAB认为,道纳团队无法证实在2012年6月时对上述技术具有明确且永久(definitive and permanent)的想法。 虽然此案仍有上诉的可能,然而到目前为止,二个团队各自握有专利权,但基於双方对於申请专利范围的解读,即使现在道纳团队握有将CRISPR技术用於所有类型细胞和非细胞环境的专利权范围,但未来若道纳团队与第三方希望将CRISPR技术实施於真核细胞环境中,仍需取得张锋团队的同意或授权。换句话说,在这样的专利领土画分之下,从今以後若第三方想要实施CRISPR技术,可能必须向双方都取得授权才能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