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高是男女之间最明显的生理差异之一。整体来说,男性的平均身高较高,课本里的标准答案告诉我们,这是「性别选择与男性竞争」的结果,这种说法最早可追溯至达尔文的《人类的由来》(The Descent of Man),他写道:「毫无疑问,男性的体型和力量都优於女性,他们有宽厚的肩膀、发达的肌肉、壮硕的身躯、还有更多的勇气与斗志……在漫长的野蛮时代中,无论是生存还是争夺配偶的竞争中,最强壮与最勇猛的男性得以存续,这些特徵则保留下来甚至增强。」
按照这个理论,假如男性不需要依靠力量来争夺配偶,男性和女性的体型应该差不多。演化心理学继续扩展了该理论,提出性别差异是导致行为的根基;男性变得越来越好斗与好胜,而女性天生就狡猾与挑剔。
罗德岛大学的生物人类学家荷莉‧邓斯沃斯(Holly Dunsworth)说:「身高差异是一种基本的性别差异,对此展开研究有其必要性。但由於先前的理论已经根深柢固,人们觉得这是铁铮铮的事实,如果你不同意或试图推翻,就会被认为是在否定科学。」
然而,邓斯沃斯最近发表在《演化人类学》(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)期刊的论文提出了另一种观点,她认为「男女体型差异由性择决定」的证据非常薄弱,而且隐藏在医学与人类学的现有理论已经存在一个更好的解释:男女的体型差异与竞争无关,而是骨骼发育受到卵巢与睾丸等荷尔蒙影响的结果。
她说:「在人类身高差异方面,我们往往太执着在这个唯一解答,几乎排除了其他许多的可能性。」邓斯沃斯并非认为性择与男女身高差异毫无关联,而是这个假说缺乏有力证据,也不足以解释如此巨大的差异。
人类身高的两性异形(即男性与女性之间的身高差异)经常被吹捧为性择的经典例子:这种特徵的演化是由於成功繁衍,而非生存的差异驱动。但邓斯沃斯认为理论家太轻易地认定这个结论,而且武断地认为这就是唯一解答,她说:「以科学证明性择的责任与负担,比我们意识到的还要重。」
莱斯布里奇大学的演化人类学家露易丝‧贝雷特(Louise Barrett)说:「我们需要更多证据证明身高差异的原因,而不仅看见差异就理所当然地认定某种答案。」她与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的格特‧斯图普(Gert Stulp)在2016年合着了一篇关於人类身高演变的综述论文,性择理论当然具有非常直觉的吸引力:男性比女性高大,而且还喜欢打架,所以这两件事肯定脱不了关系。巴雷特认为,虽然这很符合流行文化对男女差异的传统认知,但她说:「问题在於,这些研究做得不够充分。」
例如他们在论文指出,相关研究经常把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进行比较,但他们忽略了人类与灵长类共同的演化历史。也就是说,即使性择解释了为何雄性与雌性黑猩猩的体型不同,但人类的两性异形更可能是与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有关,而不是性择的延续,不应该直接将同样的理论套用在人类身上。巴雷特表示,即使这种情形在相关研究中已经逐渐减少,但类似的误用依然屡见不鲜。
她说:「如果我们想要完善男性为何比女性高的性择假说,就必须拿出更多的实质证据。不然事实上,我们甚至可以反过来说:『男性好胜好斗的性格是体型差异所产生的结果,而非原因。』」
邓斯沃斯在深入研究骨骼发育的研究时,她发现了一个更直接的解释,也就是荷尔蒙的影响:女性比男性矮,是因为她们有卵巢。
卵巢之所以关键,是因为它们比睾丸产生更多的雌激素,而雌激素有助於骨骼发育,邓斯沃斯解释说:「在所有人类骨骼中,大量的雌激素会刺激『长骨』(long bone)的生长。」在青春期以前,具有卵巢的女性和具有睾丸的男性的生长速度大致相同,而卵巢会增加雌激素分泌,从而刺激骨骼中的生长板,促进长骨的发育。这就是为什麽在青春期初期,女孩通常比男孩长得高。
然而,这样的发育高峰并不会持续很久,因为高浓度的雌激素会导致生长板闭合。这就是男性和女性身高差异的原因:有卵巢的女性在青春期後不久经历一次雌激素分泌的高峰,使骨骼在短时间内迅速生长,同时也迅速使骨骼停止增长,邓斯沃斯说:「就在女性的卵巢开始发育形成每月一次的周期不久後。」与此同时,有睾丸的男性的雌激素缓慢分泌,使骨骼持续成长数年,直到雌激素最终达到高峰,所以通常男性长得比女性高。
荷尔蒙的解释与人类身高两性异形的历史演变非常吻合,例如在14世纪席卷欧洲的黑死病後,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差异增加了62%:男性平均长高了约9公分,而女性平均矮了5.5公分。男性身高的增加有其道理,因为在瘟疫後人们可能变得更健康,也吃得更好,而身高受到童年时期营养与健康状况的强烈影响。但女性却变矮了,难道这代表她们在瘟疫後变得更不健康吗?
并非如此。南卡罗莱纳大学人类学家雪伦‧德维特(Sharon DeWitte)在2018年的一篇论文提到:「黑死病後女性平均身高变矮,其实反映了女性在饮食或健康状况也获得改善,因为健康状况变好往往与初经提前到来有关。」
如果真的是这样,男性与女性的身高差异便与竞争无关,邓斯沃斯说:「黑死病後,女性不可能突然爱上高个子的男性,而男性也不可能突然用新的方式争夺配偶。因此,身高差异可能只是健康状况改善的副作用,例如健康女性的月经开始得更早。」
雌激素导致身高差异的理论并不新鲜,但很少有人类演化生物学家重视这一点。雌激素理论意味着男性和女性的身高差异,很可能是在没有性择的情况之下演化而来。因此,为了理解为什麽男人比女人高,我们可能需要理解为什麽会经历青春期,以及是什麽造成灵长类动物之间的雌激素差异。
邓斯沃斯的论文不仅探讨身高差异,她还提到女性骨盆比男性更宽的普遍说法(即因为女性需要生下脑容量大的婴儿)同样具有缺陷。就跟长骨的生长一样,骨盆的宽度主要是由雌激素浓度所决定。
邓斯沃斯解释说,没有证据表明骨盆宽窄会影响分娩成功率,因为一些分娩相对容易的物种也具有较宽的骨盆:例如黑猩猩婴儿的头部要比人类婴儿小得多,但雌性黑猩猩的骨盆还是很宽。
邓斯沃斯认为,男性和女性的骨盆宽度差异并不是为了生育,而是为女性的生殖系统提供充足的空间,她说:「阴道、阴蒂、子宫颈、子宫和卵巢占据了很多的空间。」
巴雷特也说:「这的确是骨盆宽度差异的一种解释,你思考後会说:『嗯,确实如此,有一大堆东西要塞进去,难怪它需要比较大的空间!』长期以来,人们都无视这个很简单的解剖学原因,表明科学界的包容性存在系统性的问题。我们往往认定男性的身体是预设值,而女性的身体则偏离了预设值,但人类从来都没有所谓的预设值,我们应该摒弃这样的错误观念,才能更正确地研究性别差异,并且做出更合理的假设。」